close
隨著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網路巨頭持續成長,越來越多品牌認知到他們無法繼續忽視社群媒體。這是好的那一面。壞的那一面是他們大部分都在錯的地方使勁了。大量品牌一新想要得到最多的朋友、按讚和留言,而忘了他們應該做的,是創造會自動引發讀者行動的內容。
不管是社群媒體、搜尋引擎或電子郵件,一旦涉及內容,質量永遠比數量更重要。基於這一點,以下建議會環繞於如何幫助品牌創造有效果的內容上面。
加強現有的素材
想在業界生存,你必須不時想出新的內容。但即使是舊的內容,只要運用得體,依然可以強而有力。尤其對於永遠不會過時、也不會貶值的長青內容時更是如此。
所以你該如何加強現有的素材?以下是一些建議:
所以你該如何加強現有的素材?以下是一些建議:
- 從更新內容中連結
- 鼓勵相關第三方網站連結
- 在電子郵件和電子報中使用
- 在社群網路上分享
- 使用於電子書、白皮書或使用指南
關注社群話題
不知如何建置有趣的內容嗎?何不從讀者群中找靈感?畢竟你是為了讀者在建構內容,如果你聽得夠仔細,或許可以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在社群網路中尋寶,有時候會出乎意料地成功。粉絲對發佈內容的反應如何?他們怎麼說?又把內容分享給誰?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激發靈感,讓你將能確實傳達訊息的內容呈現在觀眾眼前。
多樣化
現在的網路是前所未有的視覺取向。看看像 YouTube、Pinterest 和 Instagram 等服務有多受歡迎。即使是 Facebook、Twitter 和 Google+,都在服務中加入明顯搶眼的視覺元素。這股潮流完全是為了討好不想以文字形式消化內容的網友們。不管是圖片、影片或 Flash 動畫,視覺刺激會馬上增強觀眾對資訊的感受度。
善用多家平台
有些品牌有自己愛用的平台,但有這麼多選項攤在面前,何必將自己侷限於一種?舉例而言,你可能在 電子報行銷這塊做得很不錯,但若合併社群媒體整合,效果可能會更驚人。同理可證,你可能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熱門社群網路迅速成長,但卻錯過了在 Pinterest 和 Google+ 等新興勢力網站中嶄露頭角的機會。重點是,在越多平台上發揮效能,你的內容會隨著在數位版圖中散播的次數而越舉足輕重。
數位時代的品牌操作必須保留傳統的內容行銷策略,並結合新世代的媒體技巧。這再也不是「要是」的問題了。消費者已經巴上潮流的觸角,現在已經是「何時」的問題了。
數位時代的品牌操作必須保留傳統的內容行銷策略,並結合新世代的媒體技巧。這再也不是「要是」的問題了。消費者已經巴上潮流的觸角,現在已經是「何時」的問題了。
全站熱搜